:::

新聞焦點

CIP攜手中鋼推動離岸風電人才培育 百分百在地化為青年就業領航 與彰化建國科技大學合作 領先全球首創「離岸風電維護運轉學徒制」
歷史訊息
| | | |
更新日期   2018/01/19
|
瀏覽人數: 18人
  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openhagen Infrastructure Partners, CIP)、彰化建國科技大學及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於1月19日上午簽訂產學合作備忘錄,彰化縣長魏明谷、CIP台灣區計畫執行長侯奕愷、建國科技大學董事長吳聯星、校長陳繁興、中國鋼鐵公司執行副總王錫欽等人與會,三方攜手打造全國首創「離岸風電維護運轉學徒制」,計畫分為種子教師與專才學生培訓,將邀請世界級丹麥風能學院講師來台授課,表現優異的學生亦有機會遠赴歐洲進行技術證照訓練,且將獲得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於彰濱外海獨立開發或與中鋼合作開發的風場優先錄用,促進青年留鄉,協助彰化縣擴大就業機會。魏縣長對這項三方的產學合作案表示肯定。 
  魏縣長表示,台灣在離岸風力以及太陽光電方面可說得天獨厚,彰化外海更擁有全世界優良的離岸風場,縣府推動彰化外海建置離岸風電,招商引資成果斐然,綠能開發已經到位,未來不僅要進入綠能產品的使用,更要培養綠能相關的人才。這次更進一步將在地培訓這些風電的技術人才,縣府與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建國科技大學產官學合作,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與建國科技大學建教合作,踏出第一步,建置離岸風電維運的學徒制,不僅要培訓種子教師,透過這樣的合作,在地青年也可到在地大學讀書,培養風電產業的人才,學生在大二、大三學習課程後,大四便可到歐洲去實地學習數月,而學費將由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負擔,學生學習有成以後,也可到離岸風電廠公司或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上班,很高興建國科技大學拔得頭籌,成為全台灣第一所在地培養風力發電機電技術人才的大學。 
  魏縣長指出,去年8月他前往英國參訪,感謝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安排縣府團隊搭乘直升機考察離岸風場,鳥瞰整個運維碼頭,英國發展離岸風電已有18年,他看完之後更有信心發展離岸風電。縣府扮演溝通的平台,協助外商排除投資障礙,並讓縣內在地大學與風電外商建立產學合作,風力發電是未來的趨勢,我們不僅培養在地人才,用綠能招商引資,也希望使用綠電的產業進駐彰化,比如Google在彰濱工業區投資第三期擴廠,希望這些綠電人才能夠在地化,將來這些人才也能輸出到東南亞、東北亞,將來建國科技大學就是培養風力發電首屈一指的搖籃。 
  魏縣長進一步指出,縣府對於風電廠商等綠能產業有四大原則,一、申請籌設再生能源發電廠之公司或行號應設籍於彰化縣;二、再生能源發電廠所衍生之各項地方稅、印花稅等均應於彰化縣申報繳納;三、培養在地優秀人才,保障縣民就業比例,再生能源發電廠之專業及非專業技術人員任用,應以彰化縣民為優先考量;四、應就發電廠周邊地區及縣府提出具體之回饋方案。他也希望這些綠能開發商能夠參與社會公益的活動。 
  CIP台灣區計畫執行長侯奕愷表示,本土化最重要核心是人,將資源投資在人才身上,最重要的是投資在彰化的年輕人身上,這不僅是在台灣第一個完整維護運轉學徒制,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由開發商與學校直接推動的維運學徒制。他更舉例六年多前在英國有推動類似的計畫,當時創立計畫時有八位年輕學徒參與長期學徒制,時至今日都還在維護運轉領域活躍,有些更躋身到高階主管地位。四個多月前在彰化縣政府協助下與建國科技大學開始密切合作,並與理工學院學者教授討論,終於將課程骨架訂定完成,更獲得最具指標性的中鋼企業支持加入,共同擴大建國學生未來就業機會。 
  CIP台灣區計畫執行長侯奕愷指出,維護運轉不僅要在地化,更要百分之百的「彰化化」,維護運轉百分之百在彰化,藉由長期完整的學徒制歷程,讓學子未來都能在彰化的離岸風場服務。維護運轉是個穩定且長達20到25年的產業,期望讓在地學子優先能加入這項領頭產業,而且課程設計上並非侷限性,當學生們走過完整學徒制後,將具備有國際風場工作能力,讓學子未來能「立足彰化、放眼國際」。 
  建國科技大學校長陳繁興表示,這次在彰化縣政府的引薦之下,與丹麥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合作,培養離岸風力的運維人才,建國科技大學非常榮幸,搶到亞洲第一張門票進入離岸風電的電廠。這是一個跨領域的學程,在挑選學生的時候,將以工程學院學生為主,包括機械電機自動化、電子通訊等等,前半段18個月基本課程在學校上課,為因應配合上課,也會送老師到丹麥接受風力發電的學習,後半段18個月則前往CIP所安排的風場實習,並將學生視為正式員工,給予全額薪資以及必要設備與配備。實習後,CIP會再將優秀學生送到丹麥接受4個月的實習,訓練完成後還要接受一個國際的考照,取得證照之後,除了到台灣可以工作之外,也可以到世界各地風力發電風場工作。為避免學生擔心英文門檻而退卻,校方也將開設英文課程加強參與學程的學生的英文與專業能力。 
  中國鋼鐵公司執行副總王錫欽說,這次的簽訂儀式代表中鋼全力推動離岸風電在地化,又往前邁進了一步,感謝魏縣長促成此次的產學合作,為台灣未來所需的離岸風電的人才,提供一個搖籃、一個舞台,跟CIP與DPA合作開發29號風場,主要的目的是要將在地化產業能量的建構提供一個操演的舞台,以及成果落實應用的出路,所以29號風場的策略及意義與其他風場有所不同,中鋼以人才為本,產業能量的建構也需要人才,希望此次簽訂的合作備忘錄,能培育出未來產業所需的人才,實現風光大縣的建設。 
  為鼓勵彰化青年在地就業及培養台灣離岸風電維運專才,CIP與建國科技大學產學合作創立「離岸風電維護運轉學徒制」,此舉不僅為台灣首創,更是領先國際離岸風電專才學生的培訓腳步。目前國際間的離岸風電維運人員,多半由機械工程、電機工程人員等轉換職業再訓練而成,此次課程規劃透過提前於學生時期提供專業培訓,大幅降低青年進入離岸風電維運產業的門檻與時間成本。 
  CIP台灣區計畫執行長侯奕愷表示:「這項產、官、學人才培訓計畫為一新的嘗試,計畫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種子教師培訓,為期三個月,部分課程於丹麥講授,預計培養至少10位台灣的種子教師成為具備風機知識的技術講師。第二部分為維護運轉專才學生培訓,於大二、大三時將輔以風機機械原理、電力原理、水力工程與離岸風力導論等課程,以納入建國科技大學工程學院科系的現行教育,表現優異的學生於大四時將獲全給薪的學徒實習,且將優先錄用漁民子弟。第一批專才預計於2020年8月展開為期一年半的「學徒實習」歷程,之後將直接錄用於彰濱外海獨立開發或與中鋼合作開發的風場,實現青年與國際接軌,又能根留家鄉的就業夢想。」 
  去年10月CIP已經辦理第一場人才培訓說明會,建國科大學生反應十分熱絡,建國科技大學校長陳繁興表示:「建國科大有一個優勢,就是技職教育,招收電機、機械工程背景的高中職學生,他們本身都有一定的知識技術,經過有計畫訓練,相信都可以勝任,尤其這些學生大多數都是彰化縣民,將來如果參加『學徒計畫』,提前與企業接軌,對於實務訓練將更加有幫助。」 
  為讓學生更了解離岸風電維運人員的實際工作情境,CIP從丹麥引進全套安全維運裝備,從上衣、長褲到工作鞋皆以明亮鮮豔的顏色進行設計,並搭配多處反光條,確保在海上工作時能立刻被辨識;未來特製的維運安全帽將附有抗陽墨鏡與照明燈,並且搭配通風設計,讓維運人員在工作時不受陽光阻擋視線或感到悶熱;維運使用之背負式安全吊帶被形容為維運人員「最好的朋友」,附有兩條安全吊索,每條乘載重量高達2噸,進行外部維運時可將吊索上的扣環緊扣以確保安全,此外維運安全背帶更有符合人體工學的座墊設計,以因應任何危急的時刻。具有10年運維經驗的CIP維護運轉經理Morten Vanggaard表示:「團隊的健康及安全對於CIP而言至關重要,在學徒計畫期間CIP除了會支付專才們薪資與筆電外,更會比照正式員工提供專屬的全套安全維運裝備,即便CEO去風場也是使用同一套裝備。」 
  中鋼主動響應CIP的邀請,將「中能29號風場」加入維護運轉學徒制的陣列中,增加彰化縣子弟的就業機會。中鋼王錫欽執行副總亦親臨現場給予學生鼓勵,承諾未來參與「離岸風電維護運轉學徒制」的專才,將能有風場優先錄用的資格。 
  彰化縣長魏明谷十分肯定三方的產學合作,並感謝CIP與中鋼把產業鏈根留台灣、扶植產業,用學徒制的方式培育人才,預估未來將有300個營運階段之風機技術人員職缺,成為年輕人留鄉發展誘因,也期盼本計畫能落實到各大專院校,造福更多年輕學子,同時讓彰化縣成為未來亞太地區的「離岸風電智慧中心」,將經驗與技術輸出全亞太,打造、建設美好的綠能家園。 
  與會貴賓還有縣府建設處長戴瑞文、新聞處長李俊德、各級民意代表、地方仕紳等人與會。
本府提供使用者有文書軟體選擇的權利,本網站文件皆為ODF開放文件格式,建議您安裝 免費開源軟體 或以您慣用的軟體開啟。
分享給朋友 line line 列印 列印
TOP